○討論後之感想整理(研究與臨床之差異):
反思職能治療的臨床現況,如果我追求的是知識、自我充實,那臨床會遇到平原期,是早晚的問題,故很同意老師提及的看法-「學術是條需要時間,但你每天都會腦力激盪的工作。所以,每天都會活得很有精神。」
「你做出來的東西永遠都有可以進步的空間,只要拿給更強的專家看。」可以說是無時無刻準備好被他人潑冷水,看起來很累(彷彿倉鼠的一生),但也正是因為這樣,有著不斷來回切磋、討論的良性通道,才可以不斷提升自我。這個原因,也讓做研究的學者們每天腦力激盪,為此而熱情吧。
而臨床自我成長跟精進的機會是相對有限的。可藉由三個面相來評估:一則看是否有持續的「觀察、評估、紀錄」,「別輕易相信你的記憶」,因為記憶也有用進廢退或者錯亂的時候,只有「記下來」才是牢牢地抓著重點。二則是觀看是否有團隊,團隊裡必有我師焉,可以當起夥伴一同研究某個議題、也可以擔任某專業的專家給建議。三是看老師有無持續精進
,如讀期刊,讀期刊為少數,能讀得懂又更是少之又少。
○目前自覺需要改進的地方:
1. 文獻整理多是複製與貼上,少自我批判思考的修改內容
→老師回饋:自我批判的能力是需要經驗累積,當你有穩固的(1)方法學或是(2)某領域
專業知識,自然就會以結構性眼光去批判資料、給建議。
2. 對於研究方法或概念不清,整理出來的層次較混亂
→老師回饋:目前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均不足,研究相較臨床較需要時間的磨練。由於現
在自己功力尚不足,能做的有(1)選擇好的環境待著(尤其於畢業五年
內),(2)把問題整理出來,交給團隊或專家幫你點出問題。
3. 文獻搜尋時,廣度不夠,容易漏掉資訊
→自己的做法:從文獻中的關鍵字或引用文獻再做衍生、或詢問學長是否有遺漏。
→老師回饋:剛起步,這個狀況是難免的。多搜尋幾次,會建立自己的搜尋策略。
4. 寫作時,較難精簡語句、用詞不精確
→老師回饋:站在讀者的角度,讀者想看怎麼樣的文章、如何撰寫可較清楚的掌握重
點。盡量避免詞意不清的用語,可避免大眾解讀方式不同而誤解的機會發
生。
總結所有,詳細探討下來發現這些能力的補齊均是需要「時間」與「經驗」的阿!只能慢慢累積,研究是條細水長流的路!
有時候會覺得年輕真好(當你發現自己有很多選擇時),但有時候當你發現年紀說明能力的一切時,會恨不得自己多長個幾歲。Life is so real and difficult!挑戰慢慢來、生活慢慢過。
There is a scheme in my mind about to Right the wrong, but how? Therefore, I explore new field, learn more knowledge and want to make myself better and be stronger. Don't want to be forced because of weak inner, but I need to find a suitable habitat first, and then stabilize and adapt. That's person, environment and occupation.
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20210813研究進度與日誌(已更新)
◎閱讀文獻"The Relationship of Motor Coordination, Visual Perception, and Executive Fun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4–6-Year-Old Chinese Pres...
-
[暫定計畫] *黑體字為早上上班之暫定計畫;紅體字為下午下班之任務紀錄。 ◎早上: 1. 魏氏智力測驗評估1到2位(標準評估時間:1~1.5小時/位) [下班工作進度更新] 完成1位評估。 ◎下午: 1. 魏氏智力測驗評估1到2位(標準評估時間:1~1.5小時/位) ...
-
一、討論 「人工智慧(AI)計畫-中風之評估系統」 ○ 本週進度: 1. 撰寫發展評估工具指導語及調整測驗(已討論) 2. 熟悉CAT及PASS評估工具 (with沛綺) ✓2019/10/05(六...
-
前兩週整理完台灣臨床常用的評估工具後,下一步便是要尋找國外常引用或臨床使用的評估工具,以作為日後要發展評估工具的黃金校標。 過程中遇到蠻多困難(常求助於士捷跟蕙菱><),由於自己非就讀語言相關科系出身,在讀文獻上以及歸類測驗向度或是評估目的時更為困難,對於語言沒有...
重要的事,如核心能力培養,通常急不來。只能在好的環境,持續投入/高手交流,假以時日,功力自然深厚。
回覆刪除了解的:)謝謝老師,只能學習慢慢調整步調,因為本性有點難移!
刪除